新冠后遺癥是什么?我們需要為之恐懼嗎?
三亞封城......
不少人都在說,好消息是本輪疫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但其實比新冠死亡率更可怕的是“新冠后遺癥”!
什么是新冠后遺癥?有哪些?該怎么辦?
什么是新冠后遺癥?
“新冠后遺癥”這個說法本身并不是特別科學的說法。新冠是一個非常新的疾病,在全球大流行進入第三年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關于這個疾病的很多新的現象。
即便是新冠后綜合征這個名字,在不同國家也會在具體定義上有差別。例如美國CDC的定義是“感染新冠四周或更久后仍然存在的癥狀”。但英國則把這個時間延長到12周以上——12周以內的被歸為新冠感染期癥狀,12周以上才屬于新冠后綜合征。
新冠后遺癥有哪些?
新冠病毒從被發現至今,就不斷刷新人類的認知,這個病毒帶來的疾病和死亡前所未有,即便治療康復后出院,大多數患者還要被難以治愈的后遺癥折磨很久,其中可總結為以下四種最為常見:喪失味覺或嗅覺、神經和精神損傷、皮膚異常、心血管疾病。
喪失味覺和嗅覺
研究指出在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和嗅覺、味覺受體相關的基因表達會受到長期干擾,這可能是為何在新冠病毒已經被清除出人體內后,人們還會出現長期失去嗅覺或味覺的副作用。
神經和精神損傷
與我國相比,國外這種情況更為嚴重,據來自意大利的報道,意大利的一個研究小組對近萬人進行了研究,發現56%的治愈患者存在長期的心理問題。一項對美國54個醫療機構的6234名新冠肺炎幸存者的分析發現,在第14-90天的診斷中,首次和復發性精神疾病的發病率為18.1%。
皮膚異常表現
此外,有20%的患者在痊愈后才注意到自己的脫發,有的脫發非常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對自己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在對已康復6個月的患者的采訪中發現,約20%的患者在康復后仍有胸痛癥狀,5%和9%的人表示他們分別有心悸和心律不齊的癥狀。
出現后遺癥了該怎么辦?
1.堅持鍛煉
治愈后,患者要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抵御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減少毒素和病毒的入侵,強身健體,抗后遺癥。
2.心理護理
聽音樂可以幫助患者消除肌肉和精神緊張,恢復身心安寧,消除焦慮和煩躁,樹立治療信心,建議患者每天下午單獨聽15~20分鐘輕快舒緩的音樂和民歌。
3.生活習慣
另外,要重視休息,控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攝入,戒煙,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以及密切關注身體變化等,這對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相比于擔心各種新冠后遺癥,更重要的是避免感染,包括避免感染之后的重癥。幸運的是我們手里的武器比疫情剛爆發時多多了。
對于目前傳染性很強的 Omicron,戴口罩勤洗手等物理手段仍然有效,疫苗加強針可以大幅降低感染后重癥的風險,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進一步保護老年人等高?;颊?。
這是一場漫長的戰役,多想想如何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而不是總是陷入莫名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