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見疾病的預防小知識
秋天如期而至,今年的秋好似格外的涼颼颼,炎熱已不見蹤影,在這季節轉換之際,各種病毒、細菌也簇擁而至,氣候的變化會讓不少小朋友不適應,感冒、腹瀉也成為這個時節的多發疾病。秋季新學期家長們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同時還要做好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做好多病聯防的工作,科教授將以下幾種常見的秋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與各位家長一起分享,希望家長們能關注做好預防措施,共同保護孩子的健康。
新冠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其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傳播途徑主要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
預防措施:
(1)科學佩戴口罩。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建議佩戴口罩。
(2)學會正確洗手。外出回家后、飯前便后、觸摸公共設施后、咳嗽或打噴嚏后等均要洗手。
(3)做好居家清潔消毒。家中每天開窗通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時;居室正常情況下保持清潔即可。
(4)加強個人健康管理。家長在幼兒出現發燒、乏力、干咳或腹痛、腹瀉等癥狀的,應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燒盡量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切勿帶病上班或上學。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常呈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癥,咳嗽、咽痛等。嬰幼兒和老人易并發肺部感染。
預防措施:
(1)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相應亞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2)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3)節假日期間盡量少去人群聚集通風不暢的場所。
(4)居家注意開窗通風,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5)咳嗽、打噴嚏時要捂住口鼻,后清潔雙手。
腹瀉
秋季腹瀉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初期常伴有感冒癥狀,多數患兒還會伴隨發熱,體溫在37.9~39.5℃。繼之出現吐瀉癥狀,大便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帶少許黏液,無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續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癥狀最嚴重。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動的水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病從口入。
(2)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吃“三無”食品。
(3)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勤曬衣被。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先出現發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預防措施:
(1)打噴嚏或咳嗽時要適當用紙巾掩口鼻,并應及時洗手。
(2)兒童玩具或其他用品應經常徹底清洗。
(3)減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4)注意幼兒的營養、作息,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5)家長配合幼兒園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應及時就醫治療。
流行性腮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于兒童。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颊咭粋然螂p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
預防措施:
(1)接種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為簡單有效的方法。
(2)不要去人多的場所。在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期間,身體抵抗力差的朋友要盡量少去人員復雜擁擠的公共場所,出門的時候應當戴好口罩。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家中勤通風,勤曬衣服和被褥,平時要多補充水分。
(4)積極鍛煉身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曬曬太陽。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冬季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人一生中可多次獲得感染,但預后良好。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相對較短,通常12-48小時,患病期和康復后三天內是傳染性最強時期。以腹瀉和嘔吐為主,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癥狀。
預防措施:
(1)生活中盡量喝溫開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減少餐廳就餐,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
(2)流行季節,盡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場所活動,杜絕傳染渠道,減少感染機會。
(3)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認真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
#
秋季保健小知識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2.積極參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從小給孩子必要的身體鍛煉,多增加戶外活動,提高幼兒對周圍環境冷熱變化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3.少去公共場所和人群較為擁擠的地方,以免孩子被傳染疾病,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
4.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曬被褥、勤洗澡、勤換衣,勤洗手(七步洗手法)。
5.合理安排作息,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未加工和不清潔的食物,不喝生水。
7.隨氣溫變化增減,衣著要根據天氣溫度及時增減。
8.要按計劃及時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幼兒常見傳染病。